一直在口袋名單的「萬祝號」,
因為不在基隆鬧區,距離車站也有點遠,遲遲未能到訪,
其實,若是開車前來,將車子停在正濱漁港停車場,再走個3-5分鐘就到了,
不過,「萬祝號」距離正濱漁會大樓比較近,
若要從拍攝彩色屋的正濱漁港觀景台走過來,大約要十來分鐘。
隱身在舊透天厝裡的「萬祝號」異常地低調,
沒有突出醒目的招牌,不小心經過肯定會錯過,
得先查好google map,才不會在店門口來回走,還一再錯過。
一直在口袋名單的「萬祝號」,
因為不在基隆鬧區,距離車站也有點遠,遲遲未能到訪,
其實,若是開車前來,將車子停在正濱漁港停車場,再走個3-5分鐘就到了,
不過,「萬祝號」距離正濱漁會大樓比較近,
若要從拍攝彩色屋的正濱漁港觀景台走過來,大約要十來分鐘。
隱身在舊透天厝裡的「萬祝號」異常地低調,
沒有突出醒目的招牌,不小心經過肯定會錯過,
得先查好google map,才不會在店門口來回走,還一再錯過。
雖然到訪和平島當天沒有好天氣加持,
但奇岩異石與海天一色的美景,依然令人讚嘆不已,
在和平島地質公園大致繞了一圈之後,
當然不能錯過和平島上的咖啡店,
尤其在全台咖啡店密度最高的基隆,
最後一定要以咖啡店收尾的啊!
和平島上有好幾間餐廳,應該都有海景相伴,
由於中午已經吃得太飽,
加上前往禾口丘的小山坡,
葉子咖啡位在貫穿基隆市區的田寮河旁,
從基隆車站沿著海洋廣場往河邊走,大約10分鐘左右,
從華南銀行旁邊的中式牌坊走進巷弄內,
即可看到黑底白字的葉子咖啡招牌。
隱身於小巷弄內的葉子咖啡,
不是隨便晃晃可以經過的地方,真得是要特別走進巷子裡,
正因如此,幾乎是當地人才會來光顧,反而有一種道地的氣息。
據說基隆的咖啡店超過80家,比手搖飲店還要多,
因此,每次到基隆,一定少不了咖啡店行程。
這次特別選了距離基隆車站走路約4分鐘,
位於海洋廣場對面的孝二路上的「橡果」。
不同於以往拜訪的基隆咖啡店以沈穩的木頭色系為主調,
「橡果」從潔白透明的門面來看,一整個就是韓系風格,
與左右兩側的店面風格大異其趣,
不過,在基隆,橡果算是一間很新的咖啡店。
位於仁愛市場二樓的櫻握壽司,
不論平日或假日都是大排長龍,
平日來光顧的幾乎都是基隆在地的長輩,假日則再加上觀光客,
所以別以為平日就能避開排隊人潮,還是得乖乖拿號碼牌排隊。
櫻握壽司的位置靠近仁四路,
就是在近期突然爆紅的吳姳麵館旁邊,
其實每次都是搞不清楚方向地繞了一圈才找到。
去年參觀了基隆的城市博覽會,認識了在地的咖啡文化後,
自此愛上了基隆的咖啡店,也開始探訪一些當地的老咖啡店,
不老田咖啡坊便是城市博覽會服務人員推薦的在地咖啡店。
位於巷弄內的不老田咖啡坊,地點算是蠻隱密的,
不過這也是基隆咖啡店的特色,
因為主要消費客群並非是假日才會光顧的觀光客,而是當地的居民,
正因如此,多數的基隆咖啡店都不是嘩眾取寵型的網美店,
以不老田為例,便是自成一格的老式風情,彷彿置身舊時代的清閒與美好。
基隆咖啡店何其多,每家都有其不同的特色與魅力,
而三奇壹號咖啡館則是以千層蛋糕聞名,
幾乎所有的客人都是為了內用千層蛋糕或外帶千層蛋糕而來。
三奇壹號咖啡館距離基隆車站不算遠,走路約7分鐘,
從海洋廣場走過去也只要5分鐘而已,
算是位在市中心的咖啡店,
唯位處小巷弄內,得看著google map才不會迷路,
其實基隆多數的咖啡店都在巷弄裡,已見怪不怪了。
基隆仁愛市場內的咖啡店不少,
唯多好咖啡是每次都會光顧的咖啡店,
除了喜歡多好咖啡的文青氣息之外,
咖啡順口好喝才是吸引我不斷到訪的主因。
多好咖啡的內用座位不多,只有三張小桌子,
再來就是面對櫃枱的吧枱座位,
由於座位極少,周末假日想要內用只能憑運氣,
平日才比較有機會坐下來好好品嚐。
每每週末到基隆仁愛市場,總是看到鈺刺身丼大排長龍,
由於仁愛市場內美食太多,不願意在某個店家耽擱太久,總是默默略過,
終於在某個平日一大早直衝仁愛市場,無論如何就是想要吃到排隊名店鈺刺身丼。
果然一大早衝來,店內沒什麼觀光客,大多是在地人,
望著一整排空盪盪等候用的塑膠椅,不用排隊的舒暢感油然而生,
更能細細體會仁愛市場原有的傳統菜市氛圍。
鈺刺身丼的攤位位於二樓的角落,
老實說,我們是幾乎繞了一大圈才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