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寺位於龍脈(レイライン/Ley Line)連結「太陽與大地的聖地」行經之地,
可謂匯聚太陽與大地能量的開運景點(power spot),
不僅如此,境內逾百年歷史的三重塔,及坐擁日式庭園美景的茶室,讓人心生嚮往。
龍脈(レイライン)連結「太陽與大地的聖地」於2020年被登錄為日本遺產後,
上田市在隔年特地開通下之鄉駅到別所温泉駅的信州上田レイライン線巴士,
沿線停靠龍脈(レイライン)行經的寺院與景點,
讓遊客們可以輕鬆感受太陽與大地的開運能量;
因此,只要乘坐上田電鐵到下之鄉駅,
再到車站前搭乘上田レイライン線巴士到「前山寺」即可,
唯每日只有五個班次,行前務必先查好時刻表(看這裡)。
一下車即可看到前山寺象徵結界的黑色冠木門,
穿越冠木門後,兩側供奉著六尊地藏尊,
參道上巨木林立,是上田市內最古老的並木道,已被登錄為市指定紀念物。
參道一旁是冬季不開館的「KAITA EPITAPH残照館」,
主要展示早逝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
及其附設的咖啡店「豆cafe enjyu」,一週僅營業三天,
綠意盎然的自然景觀與清水模建築,感覺格外時尚與愜意,
可惜當週整週都休館休店,令人扼腕。
參道的盡頭通往藥医門的石階,即前山寺的入口,
厚重茅草屋頂的藥医門,採用中國古代建築的切妻造,
2023年甫被指定為登錄有形文化財。
前山寺的參拜時間為9:00~16:00,所以不能太晚來,
另需收門票200日圓。
售票處的對面是古色古香的休憩所,不僅裡面的空間蠻大的,
建物還自然而然地融入寺院環境裡,形成美麗景觀的一部份。
看起來很新穎的鐘樓堂,2002年才建立的。
站在鐘樓堂前環視前山寺,恬靜閒適的氛圍環繞,
雖然時值初夏,仍有紅紅綠綠的景色,
而且已能稍稍望見三重塔的優雅身影。
走上階梯,木造的三重塔逐漸映入眼簾,
已能感受到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的古樸之美。
高達19.5公尺的三重塔,建造年份不得而知,
但一般推測是在室町時代初期,其建築樣式融合了日本及中國的風格,
中間歷經多次整修,並在1936年拆解重建,1998年進行修繕。
由於沒有門窗、迴廊及欄杆,因此又被稱為「未完成の完成の塔」,
但在我看來,已是非常完美的建築藝術了,
精準細緻的木造結構,散發古樸典雅的祥和之氣,讓人駐足良久。
三重塔旁邊的明王堂,供奉不動明王。
走下階梯,回望三重塔,
還沒到樹葉變色的季節就這麼美,秋天肯定是美不勝收。
前山寺的本堂相當雄偉壯觀,建物本身不僅很寬也很深,
厚重的茅草屋頂更凸顯其隆重與莊嚴。
據說前山寺是弘法大師空海上人於812年所建,做為護摩修行的靈場,
此外,前山寺位處塩田城的鬼門位置,因此備受武將的尊崇與信仰。
前山寺很特別地有個茶室,位於本堂的旁邊,
順著本堂前方的指示牌前進,即可到達很像一般民宅的入口。
入口處完全沒有人,走近一看,才發現得按電鈴才會有人出來接待,
電鈴下方是茶室的菜單,只有一樣「くるみおはぎ」,也就是核桃萩餅,
價格不是太便宜,900日圓,再來一盤是400日圓。
脫鞋後進入幾乎空無一物的大廣間,便是茶室的接待處。
接待人員會帶領進入茶室座位,
內部空間很大,有不少拉門隔開的房間,
由於當天遊客很少,似乎只開放一間房間。
一走進房間,看到牆上「一期一會」的掛簾,油然而生喜歡的心情,
眼前的景色與氣氛真得是一期一會啊!
盤坐在榻榻米上,欣賞日式庭院的雅緻造景,
在湛藍天空下顯得益加繽紛,
空氣中亦飄散著陽光與泥土特有的幽香。
特地走到檐廊,細細品味日式庭園之美,
靜靜感受著一期一會的寧謐與安適。
くるみおはぎ(核桃萩餅)原本是前山寺的住持夫人用來招待施主的茶點,
1970年代之後,一般參拜者也能付費享用。
核桃萩餅就是糯米做的甜飯糰搭配核桃醬,
糯米做的萩餅沒什麼味道,僅帶有一點點甜味,得搭配下面的核桃醬才有味道,
不過是屬於清淡微香的堅果風味。
核桃萩餅旁邊的小碟子盛裝了野沢菜及紫蘇葉包裹的梅子,
除了解膩之外,亦能轉換核桃萩餅的單一口味,
其中,紫蘇葉包裹的梅子非常地爽脆,清新順口的酸甜滋味恰到好處,
我覺得美味度有超越核桃萩餅。
另附上一壺茶,特別的是會送上熱水壺,
雖然得自己泡茶,卻也讓人感覺可以安心放鬆地慢慢享用。
核桃萩餅小小一份,很快就吃完了,
但耽戀於眼前的美景,待了好一陣子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走出藥医門,特地到參道旁邊的寺前公園晃晃,
公園非常小,很快就走完了,再次來到冠木門前候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