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滴在一個三不管地帶,
沒有便利的大眾捷運可以直接到達,
無論是從中山站或善導寺站走過來,都要10分鐘以上,
但可以坐一些冷門的公車到長安林森路口下車。
儘管如此,呷滴的生意依然好得不得了,
二次光顧都幾近滿座的狀態。
呷滴真得非常隱密,位於舊式公寓的二樓,
一樓是顯眼到不行的當鋪,旁邊就是呷滴的入口,
呷滴在一個三不管地帶,
沒有便利的大眾捷運可以直接到達,
無論是從中山站或善導寺站走過來,都要10分鐘以上,
但可以坐一些冷門的公車到長安林森路口下車。
儘管如此,呷滴的生意依然好得不得了,
二次光顧都幾近滿座的狀態。
呷滴真得非常隱密,位於舊式公寓的二樓,
一樓是顯眼到不行的當鋪,旁邊就是呷滴的入口,
位於三重的若草WAKAKUSA,
能夠搶佔競爭激烈的網路美食版面,肯定有過人之處,
即便隱身在舊市區的巷弄內,
還能被網友挖掘出來分享,應該是非常厲害。
其實若草WAKAKUSA的交通還算方便,
在三重站下車後步行4-5分鐘即可抵達。
千萬別懷疑自己走錯路,
若草WAKAKUSA真得就藏身在舊公寓中,
1/10 cake以cake為名,
除了彰顯對自家蛋糕的美味自信之外,
同時也是一間小巧的咖啡店,
很適合一個人獨處發呆,也適合三五好友相聚閒聊。
1/10 cake的位置非常好找,
位於光復北路博仁醫院旁邊的小巷子內,
隱身於傳統公寓的一樓,一不小心就會走過錯過。
店內裝潢不太算是文青風,也不是工業風,
合興八十八亭位於新富町文化市場內,
雖然名為市場,其實是新興的文創園區,
只是緊臨著三水街傳統市場。
從龍山寺站3號出口上來後往右走,轉進第一條巷子,
這條巷子很窄,可直通菜市場,
而新富町文化市場就是右手邊的白色建築物,
接著,穿越新富町文化市場走出建築物,
便能看到一棟日式老屋,即合興八十八亭。
合興八十八亭是以前新富町市場的事務所,
隱身於巷弄內的黑露咖啡館,
雖然距離熱鬧的中山捷運站不遠,
但位置真得很偏僻,
若不是google map很給力,還真是不容易找到,
以捷運站出口來看,中山地下街R4或R5出口最近。
超級隱密的黑露咖啡館,
位於捷運站綠園帶旁一條窄小的巷子內,
巷弄一旁停滿了機車,
位於巷弄內的Remember Me Cafe,
距離台北小巨蛋站5號出口最近,大約走個3分鐘就到了。
第一次平日下午跟朋友一起光顧時,現場大約只有2~3桌客人,
算得上是一間安靜的咖啡店,
第二次一樣選在平日下午前來,卻是高朋滿座,
完全沒有一般桌子可坐,只能選擇坐在靠窗的高腳座位區,
看來想要在Remember Me Cafe享受靜謐時光,得碰碰運氣。
Remember Me Cafe是將舊式公寓一樓加以改建而成,
每到香港必吃的楊枝甘露,
現在在台北也能吃到了,
而且道地得像在香港品嚐到的滋味,
一定要大力推薦給大家。
甜品胃位於明曜百貨後方美食一級戰區內,
從明曜百貨旁邊的巷子走進去,第三條巷子左轉,
即可看到綠色招牌的甜品胃。
從外觀來看,甜品胃不似一般的香港餐廳,
未吃午餐的平日下午,經過微風南京附近時,
恰巧讓我想起了haritts甜甜圈,
跟著google map的指引,
找到了位於敦化國中旁邊巷弄內的haritts。
隱身於公寓之中的haritts,真是低調地讓人很容易錯過,
其實,haritts距離南京復興站非常近,大約3分鐘左右的路程。
藏身於住宅社區內的haritts,是一間舊式公寓所改建,
保留了外牆的馬賽克磁磚及店門的幾合圖形鐵窗,
展現50-60年代台式老公寓的獨特風情。
白蓮達Coffee也算是間網路名店,
至少我是在IG上認識它的,
原本預期不會是一間太安靜的咖啡店,
卻是出乎意外地恬靜而雅適,讓我打從心裡喜歡上它。
或許是白蓮達Coffee位於巷弄內,又被生活感極重的民宅包圍,
低調地讓人很容易走過而錯過,
因而幸運地保留了咖啡館應有的寧靜與美好。
其實白蓮達Coffee的所在地非常熱鬧,就在行天宮附近,
位於太原路上的角公園咖啡,
距離最近的中山捷運站約步行10-15分鐘,
從華陰街商圈走過去約需5分鐘,
交通如此不方便的咖啡店,
依然獲得廣大網友的青睞,一定有過人之處,
親身走一遭後,完全能理解角公園咖啡曖曖內含光的魅力。
角公園咖啡位在二樓,一樓入口窄小且低調,
所幸,亮橘色的牆面還算顯眼,
去年夏天經常在網路上看到「來呷甜」的冰品介紹,
一張張看起來白抛抛的綿綿冰圖片,
實在是令人垂涎三尺,
當然立馬納入待吃名單,
沒想到隔了大半年,
歷經酷寒過後的豔陽天,才又再度想起這家待吃的冰品店。
來呷甜甜品距離北門、郵政博物館很近,
在撫臺街洋樓的斜對面,
雖然距離熱鬧的開封街不遠,又位於延平南路上,
福珍排骨酥麵是華陰街內知名的排隊美食,
用餐時間總是人潮滿滿,
不但走廊座位座無虛席,甚至排起長長的人龍,
只好趁著近日大雨不斷、不到12點用餐高峰衝進店內,
沒想到已經七成滿,看來再晚一點肯定高朋滿座。
福珍排骨酥麵的位置非常好找,
位於華陰街徒步區商圈內,
從京站走過來,大約2分鐘,
泰比咖啡位於基隆路的巷弄內,
距離六張犁捷運站約10分鐘左右的路程,
原以為這麼不容易到達的地方,應該沒有很多人,
沒想到生意好到才開店一個小時,整家店就幾乎坐滿了人,
真是不容小覷巷弄裡的泰比咖啡啊!
泰比咖啡就是很單純地賣咖啡及甜點,
營業時間從下午1點開始,
大概1點出頭抵達,因而能選擇坐在紅色沙發座位。
Fika Fika Cafe本店在伊通街,
之前也是久聞大名前去拜訪,
沒想到平日下午人潮之多,
讓我在門口停下腳步後轉身離開,
實在是與想像中明亮安靜的咖啡店大相逕庭,
好在,Fika Fika Cafe終於到內湖開設分店,
不但空間更為寬敞,環境也更加舒適。
一如本店開設在伊通公園旁,
THE ANTIPODEAN近來在內湖相當火紅,
尤其在SNS當道的年代,
只要在內湖走跳又有玩IG的朋友們,
肯定經常在IG看到這家咖啡店的照片,
有鑑於此,當然要跟風來朝聖一下。
THE ANTIPODEAN雖然在巷弄內,但並不難找,
港墘捷運站1號出口左轉一直走,
接著港墘路左轉走個5分鐘,
香港的檀島咖啡遠近馳名,
加上位於灣仔站步行不到2分鐘的距離,
幾乎每到香港都會去報到,
因此,聽聞檀島咖啡來台開設分店,
說什麼也得找時間前去朝聖一番。
檀島咖啡的台灣分店開在信義區美食一級戰區,
位於新光三越A11館B1,
如果沒記錯的話,前身應該是米朗琪鬆餅店。
位於石碇的福田居,不在石碇老街上,
而是經過石碇老街後再往山裡開約3-5分鐘,
此外,福田居的住圵「摸乳巷7之1號」,看過絕對忘不了!
這可是真真實實的地址,並不是觀光景點的名稱。
但是,摸乳巷的由來並非如同鹿港有條窄到不行的小巷子,
而是烏塗溪緊臨山壁的小徑非常狹窄,
剛好山壁上突起兩個石塊,如同石乳,
可以抓住保持平衡,以免掉入溪水中,
因而被戲稱為「摸乳巷」,久而久之便成了地名。
「找點心」是一間隱蔽在巷弄內的咖啡店,
要不是屋外的木馬太醒目,
應該很容易被誤認為老式的獨棟住宅,
不過,這正是「找點心」的特色所在,
建築本身是日治時代台灣大學的教職員宿舍改建而成,
因此,即使隱身於住宅區內,仍有著迥異於週遭的懷舊氣息。
雖然隱身在巷弄內,但「找點心」的位置並不難找,
從和平東路走進泰順街,
位於東區巷弄內的TAEBAK,
剛好在捷運忠孝敦化站及國父紀念館站中間,
但不會太難找,
從明曜百貨往國父紀念館方向走,
看到星巴克後右轉走進巷子,
大約3分鐘即可看到鮮黃色的TAEBAK。
難得平日來到東區,
想找間別具特色的咖啡店,
於是在東區小巷弄內隨意亂走,
晃到延吉街126巷看到敲敲咖啡的白色招牌,
但黑不隆冬的大片玻璃,完全望不到店內樣貌,
實在有點難以開門入內,
沒想到朋友一個箭步衝上前開門,
我也只好硬著頭皮跟在後頭進去,
沒想到,敲敲咖啡 KNOCK KAFE好令人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