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大名城之一的小諸城非常容易到達,
坐JR或信濃鐵道到小諸駅,再走個5分鐘左右,即可到達入口的「三の門」,
不過,小諸城已不復存在,現在已轉型為公園型態的懷古園了。
小諸城起源於平安時代到鎌倉時代,
曾經是武田信玄的軍師暨築城高手山本勘助的領地,
利用小諸市特殊的地形,建造一座比城下町還低的城堡,為小諸城的雛型;
豐臣秀吉一統天下後,由功臣仙石秀久出任城主,
並進行大規模的整修及開發,成為現今所見保留著遺跡的堅固城堡,
一直到明治維新的廢藩制度,小諸城才遭到拆除,
後來被小諸藩的舊藩士買下,改建為現代公園的懷古園。
▼ 大手門
前進小諸城址懷古園前,先去位於小諸駅前方的大手門公園,
大手門是小諸城的正門,仙石秀久出任城主時所建造的,
古樸堅固的城門是東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大手門建築之一。
明治時代廢藩之後,曾被民間人士買下當做小諸義塾的臨時校舍及料亭使用,
一直到平成時代轉贈給小諸市,並經過大規模的整修後,
才恢復成仙石秀久當時建造的英姿。
前往小諸城址的三の門,可以走車站旁邊的天橋,
或是經過停車場花園(停車場ガーデン)走地下通道過去,
因為是從大手門公園走過去,所以走地下通道比較方便。
▼ 三の門
穿越地下通道後,古樸秀麗的三の門映入眼簾。
三の門創建於1596年~1624年,後來因為千曲川氾濫而被沖毀,
於1765年重建後迄今已逾250年的歷史,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 憩石
憩石位於三の門前、地下通道出口旁的走道上。
1600年關原之戰,德川軍與上田城的真田軍對峙時,便是以小諸城為據點,
據說當時德川秀忠曾經倚靠休息的石頭就是這顆憩石。
走進三の門後,先到售票機來買票,
懷古園的入園料有共通券500円,包括了園內所有場館的參觀費用,
以及散策券300円,僅包括懷古園及動物園(詳見這裡),
由於沒打算參觀其他場館,因此只買了散策券,其實連動物園都沒去。
從售票處往前走會遇到一個叉路,
懷古園是往右走,往左是動物園。
▼ 二の丸跡
關原之戰時,德川秀忠以小諸城為據點對抗上田城的真田軍,
就是將主將大本營設立於二の丸。
▼ 北の丸跡
北の丸跡已改建為射箭場,
第一次在戶外看到日本傳統的射箭場。
▼ 黑門跡
黑門是小諸城本丸御殿的入口,
明治廢藩後,黑門被賣給小諸市八滿的正眼院,
僅殘留基石在懷古園內,
不過,黑門作為正眼院的山門被完整地保留下來。
▼ 黑門橋
黑門前方是黑門橋,
以前要進入小諸城本丸御殿,必需經過黑門橋,是城內唯一一座對外的橋樑,
據說也是一座會移動的「算盤橋」,
敵人入侵時,可以很快地將黑門橋拉入城內,阻斷敵人的攻擊。
黑門橋下方乾涸的護城河,是人工挖掘深達八公尺的河谷,
現在種了許多樹木,秋天時紅葉遍佈,被稱為紅葉谷,是小諸城的賞楓勝地。
▼ 懷古神社
明治廢藩廢城後,小諸藩舊有的藩士集資買下小諸城址,
並在原本本丸的所在地建造了懷古神社。
懷古神社主要供奉天滿宮的菅原真道及火魂社的火之加具土命,
歷代的小諸藩主也聯合祭祀在此。
小諸城本丸的遺跡就在懷古神社內,
特別設立了一個石碑標示。
▼ 鏡石
懷古神社內還有一個特別光滑的石頭,
是武田信玄的軍師山本勘助入主小諸城時,用來當作鏡子的石頭。
▼ 天守台
天守台是本丸周圍高達六公尺的石牆;
豐臣秀吉一統天下後,曾在天守台上建造金箔屋頂的三層天守閣,
後來遭到雷擊燒毀後,一直未能獲得幕府許可進行重建。
▼ 富士見台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望見富士山的展望台,但僅限於天氣晴朗的時候。
據說是武田信玄為了通報上杉謙信的動向,所建立用來施放狼煙的高台。
富士見台的旁邊是通往動物園的白鶴橋。
▼ 馬場跡
以前訓練騎馬及在馬背上使用弓箭及槍砲攻擊的場所,
江戶時期沿著河岸種植了櫻花,因此又被稱為櫻馬場。
1926年改制為公園時,在馬場上種植了許多櫻花,
春季櫻花盛開的景況美不勝收,被列為日本櫻花名所百選之一,
即便是在非櫻花季,草地上也有不少人在野餐或休憩。
馬場旁以茅草搭建的涼亭,非常地通風,
坐在涼亭裡,舒服到差點睡著。
▼ 水の手展望台
水の手展望台建於千曲川旁的懸崖上,是小諸城的瞭望台,
亦是眺望千曲川的最佳觀賞點;
往下看有一個「水の手不明御門跡」的木碑,
是小諸城城主用來逃生的水の手門,
除非是緊急狀況,否則絕不打開,又被稱為不明門。
▼ 酔月橋
通往小山敬三美術館及鹿島神社的橋樑,橋下是地獄谷,
站在橋上可以看到剛才經過的水の手展望台。
▼ 草笛メロディー装置
草笛禪師橫山祖道雲遊四海到達懷古園時,
在樹下打坐並將樹葉捲成笛子吹奏樂曲,長達22年之久,
因而特此設立草笛禪師的草笛演奏機。
小諸城址懷古園腹地不算小,
完全沒去其他場館及動物園,就晃蕩了快二個小時,
倘若要參觀園內所有場館,又要去動物園看動物的話,
需得安排個半天的時間才夠。